APP下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3-2025
搜店网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64924号-1举报电话: 4008108106-9
举报邮箱: info@sdwang.com
站点地图大爷不是呆呆兔
根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及银行内部通知,自2025年4月起,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将统一上调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至不低于3%。这一调整意味着持续多月的消费贷“低息潮”正式进入尾声,银行开始回归理性定价。
紧急调整通知
3月31日前截止提款:多家银行要求已获批低于3%利率的客户需在3月31日前完成提款,逾期未提款将按新利率执行。
银行行动案例:
华夏银行江苏某分行通知:“4月起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所有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调至3月31日。”
北京银行对未提款客户群发短信,提示“京e贷”2.55%-2.78%的优惠券即将失效。
市场背景与动因
低息竞争加剧:2025年初,部分银行为抢占市场推出低至2.4%的消费贷(低于央行1年期LPR约10-70个基点),甚至通过拼团、优惠券等方式进一步压低利率。
经营压力倒逼调整:
净息差收窄:2024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同比下降17个基点,部分股份行净息差降幅超50个基点。
不良贷款抬头: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导致消费贷不良率攀升,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较上年末猛增7.93个百分点。
监管与政策导向
央行定调整治“内卷”: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综合整治金融机构“内卷式”竞争,引导贷款利率回归合理水平。
利率自律机制强化:监管要求银行提升自主定价能力,避免非理性价格战。
消费贷利率上调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消费者需抓住最后窗口期完成提款,同时合理规划负债;银行则需在合规前提下,通过场景化、科技化手段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