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3-2025
搜店网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64924号-1举报电话: 4008108106-9
举报邮箱: info@sdwang.com
站点地图梦里赏花
制造业回流美国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美国企业主认为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难以实现。
一、成本与供应链问题
本土生产成本高昂
以iPhone为例,假设其售价为100美元,若加征54%关税,苹果公司需额外支付54美元关税,导致采购成本增至154美元。按照苹果的成本翻倍定价策略,最终零售价将从400美元涨至616美元。
即便加征关税,美国本土生产成本仍高于中国加征关税后的成本,企业为维持利润更倾向保留中国供应链。
供应链体系薄弱
美国工业级供应链严重不足,尤其是电子元件领域。以iPhone为例,其屏幕、外壳和电子元件主要依赖亚洲工厂,即便加征关税,从亚洲采购仍比在美国重建供应链更便宜高效。
制造业岗位空缺严重,同时面临管理人才断层。例如,玩具制造商莫尔森所在公司生产类似乐高的拼插玩具,但美国本土几乎找不到会修模具的师傅,一旦模具损坏,产线需停工数月。
二、基础设施与劳动力素质
基础设施难以支撑
美国人均发电量自2000年以来停滞不前,而中国增长了400%。若大规模重启制造业,电网、公路和港口将承受巨大压力,当前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支撑这一转型。
在美国新建工厂至少需两年,投产后仍需6到12个月才能达到全效运转,而配套基建的完善遥遥无期。
劳动力成本与效率差距
中国劳动力不仅成本更低,且专业素质过硬。例如,莫尔森在中国工厂组装小零件时,速度仅为旁边工人的四分之一,而这样的工作强度在制造业中仅属日常。
美国工人成本高,生产效率、纪律性均低于中国工人,仅靠关税政策无法弥补这一差距。
三、政策不确定性
关税政策朝令夕改
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的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先加征25%关税,又取消、恢复、再取消,上周原计划新增关税却临时叫停。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敢在美国建厂,投资回报完全取决于关税政策的瞬息万变。
法律环境与诉讼风险
美国法律环境高度诉讼风险,关税政策存在结构性错误,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回流美国的难度。
四、自动化与产业转移趋势
自动化程度不足
美国多数制造业工序无法自动化(如精细组装),而可自动化的部分(如传送带)早已被中国优化。例如,第一辆商用电动汽车在美国设计和制造,但如今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中国。
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逆
即便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迫使制造业回流,但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优化已形成惯性。例如,中国每年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是美国的7倍,且成本更低,未来美国的创新速度可能赶不上中国工业机器人涌入美国市场的速度。
五、企业主观点与经济影响
企业主观点
美国消费品公司Viahart首席执行官莫尔森·哈特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史上最糟糕的经济政策”,不仅无法重振美国制造业,反而会让美国更穷。
经济影响
关税政策增加了企业成本,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最终可能引发经济衰退。例如,苹果手机零售价的上涨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