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3-2025

搜店网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64924号-1

举报电话: 4008108106-9

举报邮箱: info@sdwang.com

站点地图

G1704785998te

2018-01-181阅读

搜店网讲述为什么网易总能刷屏?

昨天,一张“网易戏精出来讲课”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传开,之后,若根据图片提示再打开链接后,页面显示“专栏已经下架不可购买”,但在其APP内还能打开相关链接,课程疑似在微信环境中被封。
 
 
 
据了解,这是一堂付费课程,标价39.9。内容是网易内部四个知名产品的相关板块负责人,在荔枝微课平台,连续做四个分享,讲述他们的运营方法论。
 
最近不少人被网易云课堂的“开年运营大课”刷屏了。“网易出品,必属精品”,江湖名扬已久。而近两年,从网易哒哒H5,到网易云音乐地铁车厢,再到网易云课堂卖课,网易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厂中社会化营销的大神级存在。一个接一个的成功传播案例,到底为什么网易总能刷屏?在此小编总结了8个原因。
 
1、定位
 
此次课程主打的是“运营”,这正是当下互联网领域第二热门的话题(第一当然是区块链),如果换成“产品”,受众更窄,门槛更高,刷屏估计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2010年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出版,产品经理一词逐渐走红,尤其是微信爆发之后,张小龙成为很多人的偶像,而且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创业机会,使得产品经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职业。曾几何时,人人都想成为产品经理。
 
但2015年张亮的《从0开始做运营》出版,2017年黄有璨的《运营之光》走红,则能够侧面说明“运营”开始成为新的热门职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产品经理已经高度职业化,门槛越来越高,而运营一职则仍然处于草莽阶段,看上去每个人都能做,所以专业越来越不对口的毕业生在考虑进入互联网行业时,运营岗就成为最佳选择。
 
哪个公司还没几个运营?人口基数摆在这,当然课程的潜在受众更多,也就会有更多人来听课。
 
2、势能
 
此前网易一个接一个的成功传播案例,是此次刷屏的大背景。
 
所有人都在好奇,为什么网易总能刷屏?为什么市值更高、资源更雄厚的BAT都做不到?此前连续刷屏给圈内用户带来的疑问,就像不断累积的堰塞湖,而此次课程的上线,给堰塞湖中淤积的疑问打开了一个口子。
 
这就是势能的力量。当你不断地成功之后,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愿意听。
 
3、课程
 
当然,课程本身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结合网易自身的成功实践进行理论升华,可以说是非常有说服力和诱惑力了。如图:
 
 
 
 
4、分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且这个课程的分销做得非常巧妙:
 
第一,分销比例给的相当高,60%。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猜测,主办方本来就不是冲着赚钱去的,就是为了赚口碑,所以让利求传播;
 
 
网上传出的此次课程宣发策略
 
第二,分销金额即时到账。我的海报传播出去之后,分销收益提醒不断跳出来,的确能让人兴奋值大大提高;
 
第三,二级分销。如果别人通过你的分销海报购买之后,再次分销出去,获取的用户,你还能再拿到30%的分成。
 
从地铁营销到朋友圈卖课,为什么网易总能刷屏?
 
无利不起早,仔细一查可以发现很多人在发完朋友圈之后,几乎在所有的好友群又发了一遍,而这个动力,当然不只是向好友推荐课程。如此一来,每一个购买的用户本身又成为课程的推销员,实现完美裂变。一夜之间分销进账收入超过1000元的不在少数。
 
分销策略,无疑是此次刷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5、价格及促销
 
39.9,一杯星巴克的价格,对于运营人来说,毫无支付压力。比这贵得多但没什么用的学费交的多了去了。
 
原价199,限时特价39.9。有没有心动?
 
前1000名送网易内部运营资料,有没有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晚才看到?
 
 
6、种子用户
 
运营人是一个很特别的圈子,因为他们特别喜欢抱团,加人,加群,好友没有三五千,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运营的。
 
在此次刷屏中,这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一个运营人的朋友圈影响范围大概等于十个普通用户,其传播效率和裂变的速度,也就非常可观。
 
 
而且,本次讲师及他们的好友圈子,本身就是一群运营圈里的KOL,这群人作为传播起点的号召力,无疑也是重要因素。
 
7、刷屏
 
刷屏本身就是刷屏的推动力之一。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但道理非常简单:从众心理。
 
由一波运营KOL引发的刷屏,如波浪一样呈N多同心圆扩散开来。如果第一个波浪过来的时候,你还在犹豫,第二个、第三个波浪不断涌来的时候,很难不心动。而朋友圈中熟人及半熟人的背书,本身说服力就很强。
 
8、海报
 
看到这个海报,很多人几乎没有犹豫就下单了。太醒目了,太刺激了,太有购买欲了。这张传播最广的分销海报,包含了许多打磨到极致的细节:
 
第一,通体红色,想起什么了?没错,网易云音乐和刷屏的地铁海报。从神经生物学上来讲,人最容易注意到的,首先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其次才是文字等细节。利用红色勾起用户既有的记忆,这个课程就与经典的网易云音乐地铁刷屏案例产生了强关联。
 
第二,海报中最大的字体不是课程名称,而是“网易戏精”,有没有注意到?显然,主办方很清楚这次课程到底卖的是什么,要的就是网易的势能。谁来讲,比讲什么更重要。
 
第三,海报没有一句废话,而且信息完备,从上到下可以拆解为:用户推荐语+最大卖点+课程名称+课程内容+促销信息+裂变二维码。
 
当然,物极必反,刷屏也并不一定都是好事。
 
在很久之前,微信官方就对平台上的诱导分享、集赞、多级分销等问题非常反感,相关的禁令也不止一道。因为,过度的营销行为会大大损害用户体验。
 
就刷屏而言,我第一次看到一条信息会认为有用,第五次看到的时候就只能用容忍来形容了,到第十次的时候,重复信息就是无效的,反而成为一种骚扰。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广告,而你真的喜欢看广告吗?
 
刷屏只有对于圈内人才有关注的价值,因为这又是一个教科书级的案例。对于占绝对多数的普通用户而言,满屏的大红色海报看多了,不免让人有些烦躁。这大概是运营者、营销者需要面对的永恒难题。

特别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3310526075
共 0 条评论
0
0
0
说点什么呢...
发送